2.救不了又不能不救政府能够忽悠企业创造巨大产能,可以免收土地费用,可以拉拢银行,但政府能救得了光伏行业吗?整个光伏行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就业人数接近50万人,企业全线亏损,政府惯用的输血手法已经发挥到极限,变相的拨款救助救的了一时,救不了一世,关键看企业能否恢复自身的盈利能力,即造血功能。
6月底公布的多晶硅双反日程表显示,对欧盟多晶硅反倾销的初裁决定公告应于7月4日前出台;对美国、韩国的多晶硅反倾销初裁决定的公告则是在6月30日后的合理时间出台,反补贴初裁决定的公告是在反倾销初裁决定公告发布后的合理时间公布。据记者采访了解到,原定于今年2月20日的初裁,因3月份的两会延迟到4月5日。
(多晶硅双反)是否佯攻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还要看对方是否有诚心改善中欧双方的经济合作环境,白明指出,中方之所以对光伏产品谈判重视,是基于贸易量大,影响企业众多决定的。白明坦承,光伏与多晶硅两案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上游多晶硅企业担心,本意是保护中国多晶硅产业的立案,或将成为下游光伏双反的炮灰。我一贯主张,中方应该采取以打促谈的政策,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谈上,应该立足于打,以打求和。而不是现在这样一味考虑德国,因为德国也只是做出有限度的努力,实际光伏初裁已经形成下游企业事实上的征税。
资料显示,国内现仅有四家最有竞争力的多晶硅企业尚在低负荷维持生产,但已连续一年以上大额亏损经营。这个结果说明,德国在保护瓦克的问题上表现强硬,并且已经说动欧盟答应再给一些时间继续磋商,当然,再增加的时间不可能超过太多了,上述人士指出。这栋别墅的原住户恰好是环保主义者,听说赵春江买房是为了搞绿电研究,还给了他一些优惠。
它不转对我生活无碍,它转了通风更好。赵春江认为,现在的家电、电源设备、电路,都是为了适应现有供电模式而设计的,而未来的电器,乃至建筑,都将围绕光伏微电网的特点来发展。经过7年,他的探索已从家庭光伏电厂深入到光伏微电网。这个屋顶的发电功率有3.7千瓦,从去年6月运行至今,已发电3800多度。
这些年,他也碰到了许许多多问题:邻里不理解、发电成本高、送电入网还倒贴电费这些问题也促使了他不断思考:楼宇、小区建太阳能发电系统,该采取怎样的模式来分摊成本、共享收益?几年的回收投资周期老百姓较能接受?当然,他的行动也推动了一些现有供电体制的改变。他认为,今后的微电网中少不了这么一个有用的小角色。
他解释,靠国家电网供电,已经形成一种稳定的电力生态系统,各种建筑设计、室内装潢,乃至电器设备的设计,都围绕这种供电方式来展开。他说,这套控制软件编写难度很高,因为它对灵敏度要求极高,毛刺电往往一秒内就会冒出好几次,电容、电池一定得及时反应才行。他举例,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如何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使之更实用、美观,这需要建筑设计院、建材企业一起参与;室内电路铺设时,可否考虑分两种电路,一种为电脑、电视机等供电,因为电压变化会影响它们的正常使用,另一种为电饭煲、冰箱等对电压不敏感的电器供电;微电网总控装置能否做成如一个热水器大小的箱子,成为家庭摆设中和谐的一员未来,或许我们的家电设备都可能重新设计,使它能够适应光伏微电网不太稳定的电能。超级电容、蓄电池等就是用来去毛刺的,就好像河流的蓄水池,水丰浪大时储蓄起一部分,当枯水时再放出一些,使整体水流趋于平稳。
他解释,如果用精密仪器记录,还可发现更短时间内的功率变化它们就像毛刺一样,这种毛刺电影响了供电质量。作为一名太阳能技术专家,他这么做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想通过实践,探索适用于家庭的绿色发电模式。对付毛刺电松江的一栋别墅门前,挂着上海电力(600021,股吧)学院太阳能研究所实习基地的牌子,那就是赵春江去年才搬来的新家。不过,目前这些设备还没联上网,因为它们还需要一套软件来控制。
跟随赵春江爬上楼顶的晒台,记者看到楼顶朝南的一面屋顶斜坡,覆盖上了46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不过,这些年他思考最深入的,却是将认识从家庭光伏电厂向光伏微电网转变。
顶楼的一间小阁楼,是光伏微电网的总控室,在这里记者看到了它与家庭光伏电厂的区别:除了一个将太阳能所发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逆变器、电表和空气开关外,还多了超级电容、锂离子蓄电池,以及一个小风扇。何为毛刺电?赵春江让记者注意逆变器上的实时发电功率读数:784瓦、761瓦、1494瓦几乎每秒读数都在不断变化,且上下波动可达一倍。
目前世界上仅日本开发出一套,但功能尚不完备,且要价几百万日元,于是他决定自己开发。他希望自己的研究能为未来的那一刻,提供更多科研依据,为社会平稳过渡到能源新生态,作一些贡献。超过100万户,影响才会开始。当时他们提出两个价格依据,一是国家发改委2011年1594号文件定出的每度电1元的价格,另一个则是可再生能源上网补贴价,是在原电价上加上0.35元到0.45元。赵春江身边有一位博士相助,专门搞这方面的研究。如果有成千上万个家庭光伏系统接入大电网,这样的功率变化,是大电网无法承受的。
这次,他选用了单晶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比在山花路所建电站的多晶硅光伏发电板效率更高,达到16%。一旦毛刺电出现,小风扇就会转几圈,消耗掉过高的功率。
这主要为了对付毛刺电。现在,赵春江先想了个土办法在微电网上接了个小风扇
如果是向系统集成转型,但是转型后的系统集成商不仅仅是拿项目,而是必须要具备极强的系统创新设计能力,有能力开发多层次的光伏应用形式和应用产品,如果沿袭前几年系统集成商路子则死路一条。因为扩大的量跟目前的产能和行业里的库存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而要降低成本、拓展市场,关键就在科技变革,而不是某些人说的挤压利润空间。在德国巴伐利亚,有一个江苏中盛光电承建和运营的光伏电站。欧美的双反,其目的不是反整条产业链,而是反个别产品环节,光伏产业上的企业只需把欧美反的环节拿到国外去生产就可以规避风险。内部消化产能在调整期,许多光伏企业开始将触角延伸到下游,尝试内部消化光伏组件的产能。
而且目前行业产量过剩,本质上并不单纯是供求关系造成的困境。智能通信和智能电网正在成为大储能项目产业化的切入点,英利可以将大储能项目产业化。
光伏成本还要继续下降,降到光伏产品人人都能用得起。电站建成之后,也会迎来电站运营的难题。
这家光伏电站装机容量1500千瓦,在德国不算很大的项目。如果退向代工 据说超日太阳就走了这条路,必须还要涉足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否则必饿死。
投资电站如果以销售电力为生,一般要8至12年才能收回成本。2012年是全球光伏产业困难重重的一年。技术引导产业分化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除了市场外,还要靠科技。此外,太阳能有极大的优越性,除了建设电站用于规模应用外,还可以开发便携式民用产品线,其应用领域更为宽广。
而对光伏企业而言,向供应链下游延伸,是一种主动的探索,是一种对市场的主动适应。西部有广阔的荒漠资源、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都有利于光伏电站的建设与生存。
在强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下,上游原料制造商占据了供应链的主动权,系统集成商担当不起市场重任。当前,在全行业普遍亏损的背景下,中盛光电并未出现亏损,走得比较稳健。
除了传统制造业务外,中盛光电行业下游电站服务板块占到了三分之二,其覆盖项目开发、EPC(设计、采购、施工,类似工程总承包)和电站投融资服务等领域。双反制裁、金融危机光伏组件的价格持续以每季度10%~15%的速度持续下跌。
评论留言